原標題:立足自身優勢 深化改革創新
南康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8月30日,第13列“深贛歐”班列經贛州國際陸港開往德國漢堡;5月12日首列開行后,“深贛歐”班列運營累計突破1000個標箱。今年以來,贛州市南康區搶抓全省推動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重大歷史機遇,立足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在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更新思想觀念是先手棋。南康區不斷解放思想,加速推動“老區”轉向“灣區”的理念更新。該區以推動調查研究作為深化學習的主要路徑,區級層面列出融入大灣區工作若干個重點調研課題,自覺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標桿,主動研究與廣東省毗鄰省市對接融入大灣區的競爭優勢、大灣區企業的投資導向等各類政策、市場行情。
打造承載平臺是切入點。該區搶抓省委、省政府出臺文件明確支持“以南康區和‘三南’地區等區域為重點,加快推進贛粵產業合作區建設”機遇,加速推動總投資超100億元的贛州粵港澳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構建起承載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重大功能平臺。目前,園區已完成投資近6億元,園林綠化及“七通一平”加速完善,為加快世界500強企業格力電器智能制造基地、再生資源基地、格力小鎮和中央物流倉儲中心(“兩基地一小鎮一中心”)項目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推動開放合作是突破口。該區充分發揮贛州國際陸港開放平臺撬動作用,加快突破“老區”對接“灣區”的制約瓶頸。一方面推動班列常態穩定運營,不斷鞏固開放發展的通道優勢。截至8月底,已開行中歐班列127列、鐵海聯運“三同”班列927列,均居全省第一。同時,依托沿海港口在贛州國際陸港設立的6個內陸腹地港,全面加強與沿海港口的互聯互通。創新開設“深贛歐”班列,并加強與深圳大鵬海關對接合作,積極推動其對陸港出口貨物實現“預入閘”,加快實現海關業務一網通辦。另一方面,以贛州國際陸港與深圳鹽田港開展港務合作為抓手,推動兩地共建“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目前,鹽田港工作專班已入駐贛州國際陸港并常態化開展工作。
優化營商環境是主抓手。該區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將“分單位開設窗口”的大廳建設模式,創新為按照涉企業務條塊劃分來優化窗口設置,共設立港務服務、外貿服務等六大服務專區,為外商、外資、外貿企業提供與沿海地區同等公開透明、便捷高效的服務。積極探索建立“統一入口、一窗受理、限時辦結、定期回訪”的企業訴求快速處理新機制。今年前8個月,該區新增外貿備案企業41家、總數達552家,總數和新增數均居全省前列。 (來源: 江西日報記者鄢朝暉 通訊員劉家喜、劉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