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已久的增值稅全面轉型的消息獲得確認。新華社昨日報道,國務院宣布,從明年元旦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三全”為主要內容的增值稅全面轉型,即全國范圍、增值稅覆蓋的全行業和全額抵扣。
推進增值稅轉型成為國務院刺激經濟十項措施之一。
業內人士估算,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將不同程度地獲得稅收優惠,其中電力、化工等六行業獲得稅收優惠將超過百億元以上。
減負總額比預期低
新華社報道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審議并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修訂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修訂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修訂草案)》。
會議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
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允許企業抵扣新購入設備所含的增值稅,同時,取消進口設備免征增值稅和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統一調低至3%,將礦產品增值稅稅率恢復到17%。
此前商業小規模納稅人和其他行業的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分別為4%和6%,而礦產品的增值稅稅率,除了原油之外,其他均為13%。
經財政部門測算,明年實施該項改革將減少當年增值稅收入約1200億元、城市維護建設稅收入約60億元、教育費附加收入約36億元,增加企業所得稅約63億元,增減相抵后將減輕企業稅負共約1233億元。在此之前財政部曾經估算過增值稅轉型將減輕企業稅負約1500億元。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此次企業稅負減輕的數額之所以比之前預測的數額較小,是由于增值稅的納稅額和企業的投資額正相關,此次金融危機將導致企業的投資意愿下降。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稅收乘數約為 0.74,因此這一減稅有望帶動明年企業支出增長 800億~1000 億人民幣,相當于拉動 GDP 增長 0.3 個百分點。
資本密集行業受惠最多
此次增值稅轉型主要的措施是允許企業抵扣新購設備所含的增值稅。不過該項改革對于不同行業的影響不一。獲利較多的將是存在增值稅銷項且新購置設備較多的資本密集型行業。
此次所謂的“全行業”實施增值稅抵扣,主要看行業是否有增值稅的銷項部分,如果沒有該部分也就不能計算增值稅轉型的抵扣,目前制造業、農林牧漁的部分行業、采礦業、電力生產行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軟件業要繳納銷項增值稅。
中金公司日前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此次增值稅轉型將給超過三十個行業帶來稅收減負的效應,其中電力、采礦、電信、化工、交通設備制造和黑色金屬冶煉等六個行業將獲得超百億元的稅收優惠。其中電力行業全行業將獲得稅收優惠接近199億元。
哈繼銘對本報記者表示,根據《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年鑒》中各行業新購置工器具設備的數據,按照不同行業的增值稅稅率來計算增值稅轉型帶來的稅收優惠,發現橡膠制品業、印刷業等十個產業受益最為明顯。
從帶來的稅收優惠占該行業2007年利潤的比重來看,橡膠制品業、印刷業、木材加工及其制品業、金屬制品業、食品制造業、紡織業、家具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十個行業明年獲得的稅收優惠占去年利潤的比例超過10%。這意味著增值稅轉型明年將給這些行業帶來10%以上的利潤增加。
另外塑料制造、化工、電信、一般機械制造業、服裝、醫藥和農產品(000061)等14個行業將獲得超過去年利潤5%以上的稅收優惠。
哈繼銘指出,增值稅乃是目前唯一穩定增長的政府稅收來源,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超過 1/4。以上減稅規模相當于當年政府財政收入的 2%。在今年下半年以來各項稅收增長大幅放緩,明年其他各項稅收入都面臨放緩壓力局面下,必然使得政府財政赤字擴大,需要增發國債。
推進增值稅轉型成為國務院刺激經濟十項措施之一。
業內人士估算,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將不同程度地獲得稅收優惠,其中電力、化工等六行業獲得稅收優惠將超過百億元以上。
減負總額比預期低
新華社報道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審議并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修訂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修訂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修訂草案)》。
會議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
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允許企業抵扣新購入設備所含的增值稅,同時,取消進口設備免征增值稅和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政策,將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統一調低至3%,將礦產品增值稅稅率恢復到17%。
此前商業小規模納稅人和其他行業的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分別為4%和6%,而礦產品的增值稅稅率,除了原油之外,其他均為13%。
經財政部門測算,明年實施該項改革將減少當年增值稅收入約1200億元、城市維護建設稅收入約60億元、教育費附加收入約36億元,增加企業所得稅約63億元,增減相抵后將減輕企業稅負共約1233億元。在此之前財政部曾經估算過增值稅轉型將減輕企業稅負約1500億元。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此次企業稅負減輕的數額之所以比之前預測的數額較小,是由于增值稅的納稅額和企業的投資額正相關,此次金融危機將導致企業的投資意愿下降。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稅收乘數約為 0.74,因此這一減稅有望帶動明年企業支出增長 800億~1000 億人民幣,相當于拉動 GDP 增長 0.3 個百分點。
資本密集行業受惠最多
此次增值稅轉型主要的措施是允許企業抵扣新購設備所含的增值稅。不過該項改革對于不同行業的影響不一。獲利較多的將是存在增值稅銷項且新購置設備較多的資本密集型行業。
此次所謂的“全行業”實施增值稅抵扣,主要看行業是否有增值稅的銷項部分,如果沒有該部分也就不能計算增值稅轉型的抵扣,目前制造業、農林牧漁的部分行業、采礦業、電力生產行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軟件業要繳納銷項增值稅。
中金公司日前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此次增值稅轉型將給超過三十個行業帶來稅收減負的效應,其中電力、采礦、電信、化工、交通設備制造和黑色金屬冶煉等六個行業將獲得超百億元的稅收優惠。其中電力行業全行業將獲得稅收優惠接近199億元。
哈繼銘對本報記者表示,根據《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年鑒》中各行業新購置工器具設備的數據,按照不同行業的增值稅稅率來計算增值稅轉型帶來的稅收優惠,發現橡膠制品業、印刷業等十個產業受益最為明顯。
從帶來的稅收優惠占該行業2007年利潤的比重來看,橡膠制品業、印刷業、木材加工及其制品業、金屬制品業、食品制造業、紡織業、家具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十個行業明年獲得的稅收優惠占去年利潤的比例超過10%。這意味著增值稅轉型明年將給這些行業帶來10%以上的利潤增加。
另外塑料制造、化工、電信、一般機械制造業、服裝、醫藥和農產品(000061)等14個行業將獲得超過去年利潤5%以上的稅收優惠。
哈繼銘指出,增值稅乃是目前唯一穩定增長的政府稅收來源,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超過 1/4。以上減稅規模相當于當年政府財政收入的 2%。在今年下半年以來各項稅收增長大幅放緩,明年其他各項稅收入都面臨放緩壓力局面下,必然使得政府財政赤字擴大,需要增發國債。